最新统计,2018年3月整个月有发文的公众号只剩120万个,而公众号的总数超过2000万个,若以120万的发文账号数来说,有94%的公众号停更。 作为曾经的风口,公众号为什么被94%的公众号主放弃了? 困局一 内容产出难,原创难上加难 如果是出于个人爱好,坚持持续产出者寥寥无几;作为小公司,长期让专人负责,甚至投入一些活动经费,却迟迟看不到收益,只有忍痛放弃。 困局二 吸粉困难,掉粉严重 吸粉困难,掉粉严重,打开率大幅降低。由于公众号内容同质化严重,很多没有特色的、不能持续产出高质量文章的号就逐渐被粉丝抛弃。很多小编都表示,现在都快患上发文恐惧症:害怕涨粉数量比不上掉粉数量。 困局三 变现困难 尽管头部大号一篇广告动撤几十上百万,仍有大把广告主排着队等着,但中小号却基本陷入了无广告可接窘迫境地。 就流量主收入来说,每个点击的收益约在0.2-1元。但也有运营者透露,某天的点击量超3万,收益只有110.59元,而这点收益,还不够一个普通小编半天的工资。 一旦接了广告,还担心粉丝反感广告,大批量掉粉。毕竟吸粉成本不低,脱粉太多就得不偿失。 而如今公众号要怎么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局呢? 公众号+小程序成新出路 以前公众号做电商,一般通过往淘宝导流和微商城去转化。但是微商城体验不佳、往淘宝导流转化率差。现在小程序的出现,让内容+电商模式更容易走通。专业小程序制作加微信:zyz940803 “于小戈”选择了拥抱小程序,做起了电商,并实现了从负债 2000 万到收入 4600 万的人生逆转;“一条”在小程序端的销售额将近1500万元,占总销售额的30%。 小程序电商成趋势,怎样抓住机会 京东、唯品会、蘑菇街都开始做电商小程序,而公众号转做电商小程序比纯电商多了个优势——利用内容去引导购买。 购买的小程序有对公众号主来说有什么用呢? 1、拥有独立的、操作简便的商城,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上传商品; 2、各种装修模板,轻松实现一键装修; 3、各种营销工具配合转化。公众号在与粉丝互动上有天然的优势,所以只需要激励粉丝将活动分享出去,就能快速实现裂变; 4、能实时检测运营数据,跟踪公众号销售数据,及时反馈销售效果,调整运营方向; 5、与文章结合,打造爆款。不要怀疑,如果软文切中的用户的需求点,配合小程序的简洁的转化步骤,购买力是相当惊人的。
很早之前,就有不少有先见之明的公众号主把视线转移到小程序上。
当今流量越来越宝贵,而公众号能拥有固定的流量入口,真可谓是得天独厚的优势。而现在公众号们想做的,就是让这些流量实现持续变现。
通过内容,公众号很容易将粉丝导入商城或者详情页,利用和粉丝之间已经建立起信任背书,实现转化。
而不管是导入还是转化,都是单向的,此时还没形成一个闭环,也远没有达到能持续变现的目的。所以公众号主们会甘心让整个流程走到这一步就停止吗?
公众号是通过不断地发文与互动才让粉丝有了黏性,因此他们做电商也想跟粉丝保持互动,让粉丝在自己的小程序内保持持续购买。而要实现这一点,就需要建立互动关系,用超级用户思维去深挖客户需求。
社群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建立互动关系的一种形式。社群通过筛选、让分散的高质量用户聚在一起,变成超级用户。社群成员紧密相连,彼此互动,同时容忍度也很高。而在这种高质量社群里,给粉丝推荐商品,他们很容易接受。而当这些粉丝愿意将文章或是产品分享出去,吸引来新的粉丝,才能实现最终的裂变。这时用户导入、转化、挖掘需求、裂变就形成了一个闭环。
首先是导入。公众号有天然的信用背书,这种优势为小程序商店带来天然流量,自媒体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是爆款孵化的有机土壤。
接下来是转化。当用户进了你的商店,你要面对的是如何能够高效地转化用户,如何为用户提供他们最感兴趣的商品,提高回访。
第三是深挖。深挖是把流量思维转化为用户思维。做社群、会员系统、CRM,我们的视角从关注“流量”到关注“人”,如何服务好核心用户,强化与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最后是裂变。公众号毕竟是一个有限流量池,不管你有一百万的粉丝还是一千万的粉丝,如何利用这个有限流量池里面的资源,通过拼团、砍价或者说社交关系的裂变,找到新的用户、新的增长点。
公众号+小程序,做生意更简单!